陈岩,男,1965年生于宜兴丁山,2019年高工,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,齐鲁工业大学陶瓷与琉璃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。师从国大师谭泉海、母亲李碧芳、国大师吕尧臣。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历练,在传承紫砂自明清来的全手工手法和技艺的基础上,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创作风格,继承母亲筋纹器的设计和制作精髓,通过“以形写神”突出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,所做作品构思新颖、造型别致,讲究设计题材的意境和造型相结合,文雅又不失实用性。作品深受壶艺收藏家赞誉。
宫灯壶,乃紫砂圆器中的传统经典,因形似宫灯造型故而得名,这一壶式明代即有,历经后世不断摹古与创新,变式颇丰。此件为作者在古器之上再创作的新品,采用家藏顶级手磨朱泥,以全手工薄胎技法精制而成,壶色红而不艳,胎质中隐约可见铁质析出,乃是泥料纯正的体现。
壶身圆鼓饱满,短颈截盖浑若一体,高撇足提升视觉重心,整体如同一盏立式宫灯,珠钮圆润,三弯流与大圈把比例协调,流孔特意作经典独孔式。壶底刻“月下助长吟”楷书款,刀笔清健,透出文人器特有的书卷气息。整器简练实用,塑出个人风格,新颖中又不失老味,更合新时代审美。
原矿朱泥,胎骨坚硬而沉实,色泽朱红略泛桔光,温润透明质感之佳,与清中期好的朱泥无异;大器无法烧成,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,颇具古代朱泥风华。
赵庄的朱泥原矿灰、白、带黄棕色,呈片状结构;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,故较不易成砂,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,而制陶者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,将红泥先洗泥沉淀,得到约140目到180目细孔的朱泥胎土,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。朱泥的土质成份,其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,约在14%到18%之间,这是朱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。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,成型工艺难度亦高,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,因收缩率高达30%至40%,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。
温馨提醒:朱泥制壶使用前须先温壶。
【窑温】约1065~1700度
【收缩比】25%以上
【矿产地】江苏宜兴赵庄山、黄龙山
【泥性】须以高窑温攻之,收缩比高
【难度】较易跳砂、变型、窑裂;泥胚疏松故成型易开裂,结合较难掌握,制作时开口易掉砂,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。收缩比率大、成品率低、大器难烧成
【特点】周身密布粗犷颗粒,形成特殊风格;红润又具砂感,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,空气对流顺畅,别于一般陶器;质朴拙雅,美冠群伦,人气之佳历数百年而不衰
【冲茗特性】热淋变色率高,养后愈显红润,易现包浆之美;亲茶性高,冲茗醇厚甘甜,易掌时间,不熟汤气,隔夜不馊
【冲泡建议】铁观音,普洱茶,绿茶等
开户行及网点 | 户名 | 账号 |
---|---|---|
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|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| 32784708010558942 |
上海店 |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 | 电话:18501662999 |
宜兴店 | 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 | 电话:185016716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