鲍廷博,号白宕人、鹤庐、大鹤、壶隐,1972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世家,2007年国工,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,随父鲍仲梅学艺;1990年随舅舅施小马学习制作紫砂方器,后又随岳母汪寅仙学习制作紫砂花器,技艺得以全面提高。
此件六棱壶,创作于癸酉年(1993年)腊月上旬,选用原矿黑料为胎制成。壶体呈六棱形,乃是全手工拼接成型,身筒上收下放,线角面制作工整,壶底开犴门,嵌盖与六方平口吻合,六面置换适宜,壶表采两种泥料以经典绞泥手法,表现明代漆器的犀皮效果,图案富于变化,仿佛有天然流动之感。六方弯流长而挺拔,环形飞把拿取方便,各部件比例协调,实用性强。
此壶的创制正值作者刚过弱冠之年,恰是创新能力、创作精力最为旺盛之时,整器端庄大方,沉稳厚重,方正的外形结合绞泥装饰,将传统美学的魅力表现得尤为真切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盖内与壶底由鲍廷博父亲——省大师鲍仲梅陶刻“题跋”,意义非凡。此款型市面少见,得来不易,力荐懂行玩家。
犀皮,又称“犀毗”,是中国古代漆器的一种装饰工艺,起于唐朝(学术界有争论,王世襄先生认为早于三国时期),在宋朝时已经十分流行。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器胎上,阴干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并加以研磨,由于漆层高低不同,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,从而产生出色泽亮丽、光滑异常、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。
原矿黑泥的产量很少,从矿脉来看,有的只是在天青泥下方的一小片区域。传世的黑泥紫砂器不多,现如今,原矿黑泥紫砂壶更是已经相当鲜见。
其色如墨,似黑夜浩瀚天际,深不可测,神秘静寂的气质引人神往,故历来深受世人钟爱。新壶初用砂土气重,茶汤略现砂气,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,泡茶数日则如墨黑。
市场上的黑泥紫砂壶,绝大部分是添加金属氧化物氧化锰(MnO)调制而成,并不是真正的原矿黑泥制品。
在紫砂陶的制作过程中,除明令禁止的氧化铅与氧化镉两种,添加适量的氧化物是可以的,但是不能超标,且保证烧成温度达到要求,对人体就是无害的。
氧化锰作为着色剂使用,在正常的烧成温度下,其安全加入量的上限为2%。
开户行及网点 | 户名 | 账号 |
---|---|---|
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|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| 32784708010558942 |
上海店 |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 | 电话:18501662999 |
宜兴店 | 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 | 电话:185016716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