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国良(1874-1939),又名祖琳,江苏无锡锡山人,晚清民国杰出的紫砂艺术家,和黄玉麟的制壶功力在伯仲之间,是继黄玉麟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。所创作的紫砂作品曾获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,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,1936年、1937年“江苏省物品展览会”特等奖。曾受聘至苏州金石家、书法家吴大澄制壶,用印“愙斋”。款式有“汉君壶”、“乳鼎壶”、“白泥大壶”。清末(1900年)为两江总督端方造壶,印款为“陶斋”、“宝华庵”,名噪一时。俞国良遗留下来的茗壶仅有60余把,多被各大物馆收藏,所制作品在江苏省得奖,在国外也得奖。他的壶在当时就有很高的价值。
2018年,自香港大公报前社长费彝民家中流出一批重要旧藏物品,其中有中央机关赠送给费彝民的珍贵领导人照片、题词,以及瓷器紫砂器等。此件清末俞国良制紫泥线圆壶即在其中。此壶壶身用两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,壶底为一捺底,桥梁钮与盖浑然一体,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。流自壶腹胥伸自然,把高挑圆润下留垂耳,与流对应称势,中置一腰带线将全壶提携神韵,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,达到天衣无缝。
线圆壶的制作难度非常大,在极扁圆中追求平衡,体现线条浑圆流转之美,很多陶手或者不敢涉及,或者作品猥琐不忍直视。清末民初制作线圆壶的好手有俞国良、储铭、冯桂林、汪宝根等,但尤其以俞国良的作品最为舒展豪放,有大将之风。
此壶泥料精纯,窑温足,发色蕴泽细腻,整体气度谨严,俞氏风格明显。此壶钤印的两枚印章是所见最完好,铁线篆功力十足,必出治印名家之手。此壶流传自我国文化名人,文化传承意义巨大,弥足珍贵,非金钱锱铢可计较。
费彝民(1908.12.22-1988.5.18),男,汉族,笔名执中、夷明。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。1925年毕业于北京高等法文学堂。曾在北京陇海铁路总公所工作。1930年后任天津《大公报》驻辽宁通讯记者。1945年后任上海《大公报》副经理兼社评委员。1948年赴香港参加香港《大公报》复刊工作,任经理、社长。1950年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副主席。
原矿紫泥,为较常见的经典紫砂泥;良者寡,而劣者多,呈紫棕色,玩家惯呼“黑紫泥”,深受玩家喜爱的泥料之一。
所制成作品质地纯净、砂质均匀、色泽润目怡人,温润细腻、不艳不媚、如小家碧玉。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炼而成,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,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,使得器身明显成特殊双气孔结构,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,付予了宜兴紫砂茶壶,传温快、保温强,利于泡茶时保持水的温度和茶的色香味的特点。日久使用,渐露锋芒,养成变化甚大,乃淘壶人养壶正面教材之一!
【窑温】约1180度
【收缩比】约11%
【矿产地】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
【泥性】稳定性佳,易掌控;紧密结实,可塑大型器件,成型较易
【难度】铁含量较高,制壶易生火疵、氧化铁小熔点、跳砂及花泥
【特点】泥色成熟稳重、端庄肃穆,作品大小皆宜,呈棕紫色调,能安定心灵,亲和力甚佳
【冲茗特性】使透气性佳,热淋变色率高,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,易掌控冲泡时间,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,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
【冲泡建议】乌龙茶、普洱茶、红茶、绿茶各种系列
开户行及网点 | 户名 | 账号 |
---|---|---|
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|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| 32784708010558942 |
上海店 |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 | 电话:18501662999 |
宜兴店 | 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 | 电话:185016716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