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静(1958一1996年),1958年生于天津,别号“丁山人”,原一厂老资历实力派陶艺家,197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,师从省大师许成权,并受师公、七老艺人朱可心指导,深受朱可心喜爱,继承并发扬了朱可心的风格。他的作品沉稳,大度,细腻,大写意之处收放自如,细节刻画恰到好处,常以松竹梅为题创作塑器,无论花塑器和光素器皆有独到之处,令人爱不释手。八九十年代初成名,与葛陶中、施小马、江建翔、陈国良等紫砂界大咖齐名。可惜,时运不济,天不假年,惜于1996年因意外身故,实为紫砂界的一大损失。
《翠鸟莲蓬》为张静老师采用原一厂老墨绿泥制作而成的精品花器,以自然界中翠鸟莲蓬等元素为题材,巧设计、妙制作,构成一幅妙趣横生的景致。
壶身为一只莲蓬,正面为莲子,反面为莲茎。运用双层胚工艺,将一颗颗活动自然的莲子镶入壶体,莲蓬背面以细腻的手法,做出褶皱、纹理。荷叶卷成壶流,莲藕与荸荠作壶足,带着花苞的荷茎扭转为壶把,立在撕开翻卷外皮上的翠鸟为壶钮,整体布局紧凑,种种美景令人目不暇接,需得请回家中,细细品赏!
在黄龙山紫砂矿纯绿泥类中有一种呈现墨绿色的矿料,称本山墨绿泥,蕴藏在黄石石英岩层中,有时仅几厘米之厚,原矿呈现河蚌状、叠层片状,本山墨绿泥最厚的泥层只有十几厘米左右。
绿泥表面纹理像贝壳的内壁,油润品亮,俗称“羊油夹脂”,这是由于矿内的白云母碎片沉积在本山墨绿泥的表面,受到石英岩的挤压产生的蜡面状。
本山墨绿泥的泥质是粉状质地,原矿断面呈现浅墨色,凝滑致密,易碎不坚硬,含砂量较重。
黄龙山蕴藏的本山墨绿泥品种有十多种,上乘的本山墨绿泥矿料具备单元矿练熟泥所需的矿物质成熟成分,泥性稳定,砂性、柔性、刚性、黏性刚柔相济,陈腐有度。本山墨绿泥由于石英含量高,表面的油脂光泽产生的墨绿深色是矿内所含的铁离子所致。
本山墨绿泥的烧结温度以1230℃为极限临界点,也不排除有更耐高温的墨绿泥,配制目数、练泥手法及工艺方式不同,对本山墨绿泥的烧结温度可能带来差异。
本山墨绿泥是黄龙山优质矿料,从明代至今都列入珍稀段砂类的材质,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,也选用本山墨绿泥为制壶原料。
开户行及网点 | 户名 | 账号 |
---|---|---|
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|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| 32784708010558942 |
上海店 |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 | 电话:18501662999 |
宜兴店 | 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 | 电话:18501671666 |